聊城此次解放思想大讨论,从市委到全市各级各部门,雷厉风行、行动迅速。
全市动员大会之后,各级各部门都开展了广泛征求意见的活动。晚报等新闻媒体迅速开辟窗口,安排专人收集整理并反馈群众意见。
一时间,全市被一股巨大的发展渴望推动着,群众热情被进一步激活,各种角度和内容的意见和建议,从不同渠道,汹涌而来。
很多意见和建议,建言家乡的赤子之心,溢于言表。
很多留言和私信,渴望发展的期待之情,令人动容。
意见,就是群众觉得还不满意。建议,就是群众认为发展还不充分。
对于聊城的各级干部来说,这些意见就是民意,这些建议就是期待。这就是聊城发展的基础,和聊城必须要加快发展、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。
某种意义上讲,是不是真的听取人民群众意见,能不能真的倾听人民群众批评,是从更深层次反映了,各项工作到底有没有真正以人民为中心。
人民群众是党的一切工作的中心,群众利益是党委政府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。群众利益在哪里?一是在工作职责中,二是在群众意见里。工作职责,是从群众中来的要求,群众意见,也是从群众中来的宝藏。
能直面问题,能真切实际解决群众意见和建议中的问题,很多工作就能顺势推进,聊城上下就会更有凝聚力。聊城人民就一定会记得党委、政府的好。
这次的群众意见和建议,相比日常舆情,内容变化很大。简单的说,说事的多,骂娘的少。真诚提出期待的多,无端过分要求的少。着眼聊城发展当下的多,着眼聊城发展未来的,着实不少。
群众利益无小事,但群众眼睛却没有光看小事。若问原因,是因为一个简单的道理:谁不想让家乡好?
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,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,是他们对聊城的热切期盼和勇于实践,创造了聊城的昨天,现在,他们对聊城的炽热期待和勇于担当,也即将创造聊城的明天。聊城的党员干部,尤其是领导干部,要始终铭记这个真理。
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;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古代士大夫都有朴素的为民情怀,今天的党员干部,更是责无旁贷。
这些热乎乎的群众心声,就是满满的期望:群众希望每一位领导和党员干部,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,在岗履职,勇于担当。办好聊城一街一巷的小事,办好聊城人一家一户的小事,规划好聊城未来每一阶段的蓝图。做到如此,人民会拥护,群众会支持,历史会铭记。
十年、二十年乃至多年以后,今天的解放思想大讨论,会给聊城留下什么?会记录那些因大讨论而推动的进步?这些进步里,是否会有你有我?今天开展讨论的每一位干部群众,都要认真思考。
史册记功过,丹青写下谁。这么好的聊城人民,这么多滚烫的期望,这么真诚的期待,可千万别辜负啊!
原创: 孙文华